標志重捕法是專業(yè)術語,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圍內,對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種群進行粗略估算的一種生物統(tǒng)計方法,是根據自由活動的生物在一定區(qū)域內被調查與自然個體數的比例關系對自然個體總數進行數學推斷。在被調查種群的生存環(huán)境中,捕獲一部分個體,將這些個體進行標志后再放回原來的環(huán)境,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重捕,根據重捕中標志個體占總捕獲數的比例來估計該種群的數量。是種群密度的常用調查方法之一。適用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種群。

中文名

標志重捕法

出處

統(tǒng)計學

計算公式

N=M×n/m

性質

種群密度的常用調查方法之一

學科

生物

統(tǒng)計原理

根據自由活動的生物在一定區(qū)域內被調查與自然個體數的比例關系對自然個體總數進行數學推斷。

理論計算公式:N=M×n/m。

前提或假設:調查期間數量穩(wěn)定;標志個體均勻分布在全部個體之中;標志操作不影響動物的行為和死亡。

操作流程

1、完全隨機選擇一定空間進行捕捉,并且對被捕捉對象進行標記。標記個體為M;

2、在估計被標記個體完全與自然個體完全混合發(fā)生的時間之后,回到步驟1捕捉的空間,用同樣的方法捕捉。捕捉數量為n;

3、被捕捉個體中被標記個體為m;

4、按照理論公式進行計算;

5、多次試驗求平均值。

注意事項

1、選擇的區(qū)域必須隨機,不能有太多的主觀選擇;

2、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其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行為產生任何干擾;

3、標記不會在短時間內損壞,也不會對此生物再次被捕捉產生任何影響;

4、重捕的空間與方法必須同上次一樣;

5、標記個體與自然個體的混合所需時間需要正確估計;

6、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方法分類

1 林可指數法

2 海奈圖解法

3去除取樣法

可能的誤差

1、本地生物隨機或者節(jié)律性的遷出遷入;

2、標記個體與自然個體的混合所需時間估計錯誤;

3、捕捉所在空間有特殊因素造成個體分布的特殊;

4、被標記個體的死亡、標記遺失等。

使用示例

一個學生估算一塊木頭下面鼠婦的種群數量。她在木頭左端一區(qū)域用捕蟲網捉了40只鼠婦,將它們標記后放回,并與該種群中的其他個體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在木頭左端用同一個捕蟲網捉了80只鼠婦,在新捉的鼠婦中,只有16只是有標記的。已知在24h內,鼠婦無死亡,沒有受傷害,無遷入與遷出。請估算該塊木頭下鼠婦的種群數量:N= 40× (80/16)= 200

例如,標志鼠45只,再捕36只中,有標志鼠15只,那么,根據公式,該地段原有總鼠數為10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