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古邑名,在今常州、江陰、丹陽等吳地沿江一帶地區(qū)。為春秋吳邑,季札(季子)所居之封邑。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于舜過山(今常州市焦溪鎮(zhèn)與江陰市申港鎮(zhèn)交界處);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余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先邑后縣,其名相繼沿用345年。

中文名

延陵

外文名

Yanling

別名

漢延陵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建立時間

春秋

含義

古邑名

地區(qū)

常州、江陰、丹陽等吳地沿江

文獻記載

本為春秋吳邑,季札(季子)所居之封邑。延陵郡為中國十大姓之一的“吳”姓的郡望。

《史記· 吳太伯世家》載:“季札封于延陵,故號曰延陵季子?!?《漢書· 地理志上· 會稽郡條》載:“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毗壇?!睅煿旁唬骸芭f延陵,漢改之?!薄逗鬂h書· 郡國志四· 吳郡條》載:“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弊⒁对浇^書》曰:“縣南城,古淹地(今常州市武進區(qū)淹城遺址)。上湖中冢者,季子冢也。名延陵墟?!薄洞呵铩份d,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傳說碑銘"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10個古篆是孔子所書。今申港中學(xué)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聳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兩漢時期,延陵更名為毗陵。三國時期,人們?nèi)粤?xí)慣于將季札所居之地稱為延陵;與此同時,延陵這一地望,也成為季札這位歷史人物的代稱。

成為佳話

季札是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常州、江陰歷史淵源有關(guān)的古代賢人。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于常州焦溪與江陰申港交界處的的舜過山下,人稱"延陵季子"。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dāng)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

季札重信義。一次途經(jīng)徐國時,徐國的國君非常羨慕他佩帶的寶劍,難于啟齒相求,季札因自己還要遍訪列國,當(dāng)時未便相贈。待出使歸來,再經(jīng)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松樹上。侍從不解。他說:“我內(nèi)心早已答應(yīng)把寶劍送給徐君,難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違背我的心愿嗎?”此事傳為千古美談。史稱季子掛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