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為改善交通,將和平門門洞拆除,形成更為寬闊的城墻缺口。

正文

明清遺留的老北京城,本由平面呈“凸”字形的內(nèi)、外兩城所組成,開有“內(nèi)九外七”共16座城門。除正陽門城樓、箭樓及德勝門箭樓尚存,其他城門均不復存在,只是保留了原城門的名稱作為地名標志。但在這16個老城門之外,還多出和平門、復興門、建國門這三個聽起來也像是城門名稱的地名混雜其間。這三處地方以前有過城門嗎?明清時期,老北京城的城門不是簡單的出入通道,而是設(shè)計周密的整套城防要塞。每座城門,均由城樓、箭樓及連接二者的甕城所組成,甕城之中,形成封閉的空間,敵軍一旦闖入,即被“甕中捉鱉”。

和平門、復興門、建國門都不曾具備上述設(shè)施,它們只是在清朝滅亡之后,為了交通方便,陸續(xù)在老城墻上開辟的通道而已。和平門開辟于1926年,其目的是溝通被內(nèi)城南城墻阻隔的北新華街和南新華街。

北新華街在清代曾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排水溝。1913年,袁世凱政府的內(nèi)務(wù)部總長朱啟鈐將這條排水溝改建為暗溝,在其地上興建了一條北起西長安街,南抵內(nèi)城南城墻的街道,命名為北新華街。朱啟鈐原擬將該處城墻打通,使北新華街與外城新建的南新華街連成一線,再接上中南海袁總統(tǒng)府西墻外新建的府右街,共同形成一條新增的溝通內(nèi)外城的南北干道。但因正陽門外的富商擔心此舉會導致行人分流,影響正陽門外商業(yè)區(qū)的生意,遂行賄權(quán)要,游說當局,說是打通城墻會泄漏風水,不利于總統(tǒng)。迷信風水的袁世凱信以為真,阻止了打通城墻的計劃。

1926年4月,馮玉祥國民軍將領(lǐng)鹿鐘麟出任北京警衛(wèi)司令以后,下令將南北新華街阻隔處的城墻打通,開辟了兩個門洞,分為上、下行通道,并安裝了鐵門,命名為和平門。復興門和建國門則是日寇侵占北京時,在內(nèi)城東西城墻上扒開的兩處缺口。

看過北京地圖就可知道,老北京城內(nèi)城東面的朝陽門、東直門及西面的阜成門、西直門,位置都偏北,內(nèi)城南部確實缺少橫貫東西的干道。但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誰也不敢輕易將城墻扒開口子。

據(jù)北京市檔案館1999年第四期《北京檔案史料》所載《日偽統(tǒng)治時期華北都市建設(shè)概況》記述,日寇于1939年起,就開始在北京西郊籌建用于商業(yè)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東郊籌建用于工業(yè)區(qū)的“東街市”。為溝通“兩新街市區(qū)域與城內(nèi)之交通,特就東西兩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門(東稱‘啟明’、西稱‘長安’)……所辟新城門僅有缺口而未設(shè)門扇與門洞,因陋就簡,迄未修飾,是其物力不濟之象征”。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黨北平市政府按照當時流行的“復興、建國”的政治口號,將日寇命名的“長安門”改為“復興門”,“啟明門”改為“建國門”。1946年11月何思源接任市長之后,曾“修建復興門等城防工程共十三處”,在復興門缺口處增建了一座10米寬的拱券門洞,并加裝了鐵門。 1955年,為展寬道路,將復興門的門洞拆除,拓寬了缺口。而建國門則從未建造門洞,一直是缺口狀態(tài)。

解放后,為改善交通,將老北京城墻扒開了多處缺口,即未建門洞,也未命名為“某某門”,只是依據(jù)附近地名,稱作“十條豁口”、“北小街豁口”等名稱。老北京人則稱其為“城豁子”。

再后來,老城墻被拆除,有豁口的地方,大都興建了立交橋,昔日的“十條豁口”變成了“東四十條橋”,“北小街”豁口變成了“小街橋”。殘留的少數(shù)“豁口”,已成為標注在公交線路站牌上的車站名稱。

“文革”期間造反派破“四舊”,將許多帶有所謂“封、資、修”色彩的地名廢除更改,如“王府井大街”改為“人民路”,“東交民巷”改為“反帝路”。但造反派們可能并不知道“復興”、“建國”這樣聽起來無甚不妥的地名,卻是當年由國民黨北平市政府命名的,因此未做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