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爾達班二世

(?~38年)安息國王(公元10年~35年,36年~38年)。

阿爾達班二世是阿爾沙克王朝的一名公主的兒子,幼年時與牧民生活在一起。公元初年安息王國的政治正處于混亂局面。由于國王奧羅德三世被刺殺,安息的大貴族們不得不請求羅馬皇帝奧古斯都讓長期在羅馬當人質的沃諾內斯一世(安息國王弗拉特斯四世之子)回來繼承王位。但沃諾內斯一世親羅馬的態(tài)度引起貴族的不滿,一些貴族擁立

阿爾達班二世

為王,以他為旗幟最終推翻沃諾內斯。兩個王位爭奪者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戰(zhàn)爭,互有勝負。在一枚金幣上沃諾內斯提到他戰(zhàn)勝了阿爾達班。最后,阿爾達班二世取得了勝利,占領了安息王國的首都泰西封;沃諾內斯一世逃到亞美尼亞,在那里他在羅馬人的支持下當了國王,但不久又被阿爾達班二世趕跑。新的羅馬皇帝提比略不愿繼續(xù)支持沃諾內斯,他與阿爾達班二世簽訂了和約,承認阿爾達班為羅馬人民的盟友。兩國對亞美尼亞的爭奪也在公元18年暫告停止,雙方同意讓阿爾塔舍斯三世繼承王位,這個阿爾塔舍斯是近東小國本都國王的兒子。

阿爾達班二世很快也陷入與安息貴族的斗爭之中。為了穩(wěn)固地位他殺害了阿爾沙克王朝的所有王子。貴族們震驚于他的殘暴,開始密謀反對他。在這段時間他積極向外擴張,研究者已經知道他在一座希臘人聚居的城市塞琉古扶植寡頭政權,并且支持兩個猶太匪徒在巴比倫沼澤地區(qū)割據(jù)稱霸。

35年阿爾達班二世再次企圖征服亞美尼亞,一場與羅馬帝國的惡斗看來已不可避免。但是貴族們抓住這個機會造反,他們向提比略建議,放回另一名安息王族人質梯里達底三世(弗拉特斯四世之孫)來代替阿爾達班。提比略同意這一計劃,派遣敘利亞總督盧基烏斯·維特里烏斯(維特里烏斯皇帝的父親)護送梯里達底返回安息。羅馬人獲得了短暫的成功,阿爾達班二世在公元35年被推翻并逃往東方。但不久他就率領著一支兇悍的斯基泰雇傭軍從希爾卡尼亞返回,將梯里達底三世趕到敘利亞。但是阿爾達班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羅馬人開戰(zhàn),遂于37年與盧基烏斯·維特里烏斯締約表示不會進犯敘利亞。后來阿爾達班三世又被短暫地推翻過一次,一個叫秦納莫斯的人被貴族擁立為國王。阿爾達班向他的附庸阿迪亞波納國王伊扎特斯求助,后者通過談判(承諾赦免所有參與謀叛者)使阿爾達班復位。阿爾達班在重獲王位之后不久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