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藺,(學名:Limnocharis flava)黃花藺屬,水生草本。葉叢生,種子多數(shù),褐色或暗褐色,馬蹄形,具多條橫生薄翅?;ㄆ?-4月。

分布于云南西雙版納和廣東沿海島嶼上。緬甸南部、泰國、斯里蘭卡、美洲熱帶分布較為普遍,生于沼澤地或淺水中。

黃花藺的繁殖比較特殊,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可同時進行,為其中種群的繁衍打了“雙重保險”。

中文名

黃花藺

拉丁學名

Limnocharis flav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又稱百合綱。

亞綱

澤瀉亞綱(Alismatidae)

澤瀉目(Alismatales)

花藺科(Butomaceae)

黃花藺屬(Limnocharis Humb. et Bonpl.)

黃花藺

命名者及年代

(L.) Buchenau

分布區(qū)域

中國云南省和廣東省沿海島嶼,緬甸南部、泰國、斯里蘭卡

正文

花藺科黃花藺屬,分布于云南西雙版納和廣東沿海島嶼上。緬甸南部、泰國、斯里蘭卡、美洲熱帶分布較為普遍,生于沼澤地或淺水中。

種屬概述

花藺是花藺科黃花藺屬唯一的種,是從國外新引進的優(yōu)秀水生觀賞花卉。生長于熱帶,是盛夏水景綠化的優(yōu)良材料。

該科約有5屬,10種植物,中國有2屬2種。其拉丁種名flava是“黃色的”意思,指它的花黃色。

形態(tài)特征

黃花藺

葉叢生,挺水;葉片卵形,長6~28cm,寬4.5~20cm,葉亮綠色,先端圓形,基部鈍圓或淺心形,頂端具一個排水器;葉柄三棱形,長20~65cm;傘形花序,花2~15朵,上具復芽(可發(fā)育成新的植株)。苞片綠色,圓形至橢圓形;花梗長2~7cm;內輪花瓣狀花被片,淡黃色,寬卵形至圓形;雄蕊多數(shù),短于花瓣,假雄蕊黃綠色,花絲綠色,部分在果期宿存;雌蕊黃綠色。果實錐形,直徑1.5~2cm,由多數(shù)半圓形離生心皮組成。種子多數(shù),褐色,馬蹄形,具多條橫生薄翅。

黃花藺在原產(chǎn)地屬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具有質須根,老根黃褐色,新根白色,最長的根15-20厘米。葉基部叢生,葉片挺水生長,葉色亮綠,橢圓形,長約13厘米,全緣,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鈍圓,葉面光滑,弧形脈10-12條;葉柄三棱形,長15-20厘米,內具海綿組織,基部鞘狀。花序頂生,傘形花序,花絲基部稍扁,上部三棱形,花梗長期2-5厘米,苞片3枚,綠色,寬橢圓形;花兩性,花徑3-4厘米,花瓣6枚,淺黃色,長約1.5-2.5厘米,內含種子400-500粒;種子褐色,馬蹄形,表面有刺形凸起?;ㄆ?月下旬至9月份,果實習9-10月份成熟。

生長習性

黃花藺

生長于沼澤、濕地中,水稻田中也很常見。黃花藺喜溫暖、濕潤,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生長最佳,在北京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種子采收后經(jīng)水藏過冬,4-5月份播種,生長周期180-200天。花期時,花莛基生直立生長,頂端形成6-7支小花梗于頂部開花,花后花莛彎伏,果實浸于水中生長發(fā)育成熟;地栽植株,花莛緊貼地面,果實發(fā)育后期,花莛端部長出幼苗,仍與母株相連,以便從母株上吸取養(yǎng)分、水分,供幼苗長葉、生根。

花莛基部稍扁,上部三棱形。生物特,陛適應地年平均氣溫高、相對濕度大,降雨量集中,干濕明顯。溫度:千均溫度在27℃對植株的生長較為理想,平均溫度達30℃時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影響。當氣溫高至40~42℃時,葉片出現(xiàn)日灼,當日均溫度為10℃(2左右時植株終止生長。喜光,光照不足時影響幼苗生長,7月、8月光照強、溫度高,對植株生長不利。幼苗適當補光,成苗期采用遮光降溫等措施。

花莛彎伏入水也有利于種子隨水傳播,而這種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相伴的繁殖的方法,使果實無論在水中還是在濕潤的泥土中成熟,都能根據(jù)其生長環(huán)境選擇相適應的繁殖方法,憂如打了“雙保險”,有利于其種群的繁衍。黃花藺在氣溫低于是15℃的時候,停止生長,0-2℃就會發(fā)生凍害,北方露地栽培,冬季需保護越冬。

栽培繁殖

可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有性繁殖即用種子播種繁殖。無性繁殖是用花莖分生新株進行繁殖,于7-8月份從花莖上分生新的幼苗,初期靠吸收母株的營養(yǎng)供幼苗生長,當幼苗長出數(shù)片葉,其下生根,便可獨立生長。截取花莖端部的幼苗作繁殖材料。

也可以采用種子繁殖。催芽播種在3月進行,加水高出培養(yǎng)土3cm,根據(jù)幼苗生長情況及時加水、換水,待幼苗長出小浮葉時移栽定植。對土壤pH值的要求不嚴,在pH值4.5~7.0的條件下都能正常生長發(fā)育。肥力與生長發(fā)育有著密切關系,土壤肥沃,花多,色彩艷麗,花期長,整個植株生長旺盛,觀賞期長。肥少,植株表現(xiàn)差。

栽培與管理

黃花藺喜溫暖、濕潤,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生長最佳,在北京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種子采收后經(jīng)水藏過冬,4-5月份播種,生長周期180-200天。花期時,花莛基生直立生長,頂端形成6-7支小花梗于頂部開花,花后花莛彎伏,果實浸于水中生長發(fā)育成熟;地栽植株,花莛緊貼地面,果實發(fā)育后期,花莛端部長出幼苗,仍與母株相連,以便從母株上吸取養(yǎng)分、水分,供幼苗長葉、生根。

黃花藺

花莛彎伏入水也有利于種子隨水傳播,而這種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相伴的繁殖的方法,使果實無論在水中還是在濕潤的泥土中成熟,都能根據(jù)其生長環(huán)境選擇相適應的繁殖方法,憂如打了“雙保險”,有利于其種群的繁衍。黃花藺在氣溫低于是15℃的時候,停止生長,0-2℃就會發(fā)生凍害,北方露地栽培,冬季需保護越冬。

9-10月份采收種子,用紗布包裹整個果序,以防果實開裂種子散入水中,條集果實后,用清水漂凈雜質,5-10℃條件下保存,經(jīng)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用種子有性繁殖,北京4月份室內陸氣溫達到15℃以上開始播種。將過篩的細土裝入盆中弄平,均勻撒入種子,覆蓋一層細土,浸入水中,加水至2厘米深,上蓋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濕度,10天左右即可發(fā)芽。當幼苗長出成果3-4片幼葉時進行第一次分栽,以園土和沙土2:1混勻作基質,按3厘米×3厘米株行距分栽。幼苗長出7-8片葉時進行第二次分栽,以園土和沙土4:1混勻,加入適量麻醬渣,以8厘米×8厘米株行距栽植。當苗封行時,將其帶土坨定植,盆徑25-35厘米,以園土加農(nóng)家肥作基質。

日常管理

應經(jīng)常除去盆內雜草、水苔,保持水質清潔,盛花期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鉀肥,每盆施加4-5克肥料,用帶韌性的紙包住,順盆邊插入,或葉面噴施,濃度以0.5%為宜。黃花藺生長期常有蚜蟲為害,可噴1`/1000養(yǎng)樂果防治。發(fā)生白粉病時,可用800倍托布津液或1000倍多菌靈液噴治。9-10月份采收種子,保持水質清潔。

溫度

最適溫度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shù)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

濕度

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fā):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shù)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黃花藺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xù)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wǎng):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wǎng),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wǎng)。

應用價值

黃花藺

植株中型,在體量上適合各類水景使用,是應用最廣泛的種類之一。

植株株形奇特,葉黃綠色、葉闊,花黃綠色、朵數(shù)多、開花時間長,整個夏季開花不斷,黃色花朵灼灼耀眼,深受人們喜愛。

單株種植或3~5株叢植,也可成片布置,效果均好。也用盆、缸栽,擺放到庭院供觀賞。

還可食用或作家畜飼料。

相關詞條

黃花菜黃花鳶尾黃花夾竹桃黃花鳳眼蓮白花馬藺黃花美人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