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Ayur?iridara,梵語“壽吉度”之意,1339年—1378年),北元皇帝,蒙古帝國第16代大汗(1370年—1378年在位),元惠宗(順帝)長子,母為高麗貢女奇皇后。

早年接受儒學教育,至正十三年(1353年)被冊封為皇太子。當時惠宗荒淫縱欲,太子聯(lián)合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欲奪帝位,惠宗則以孛羅帖木兒為支柱。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惠宗與太子兩方爆發(fā)內(nèi)戰(zhàn),太子聯(lián)合擴廓帖木兒驅(qū)除孛羅帖木兒一派,獲得勝利,與惠宗也實現(xiàn)和解。后來他又攻打擴廓帖木兒,導致元朝內(nèi)亂不斷。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將領(lǐng)徐達、常遇春進攻大都,他隨惠宗出逃上都,旋又至應(yīng)昌。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惠宗死,愛猷識理達臘繼位。不久后明軍破應(yīng)昌,他逃奔和林,改元“宣光”。在位期間力圖中興元朝,重新起用擴廓帖木兒,擊退明軍北犯,但亦無法恢復(fù)中原,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后徙帳金山之北,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去世,廟號“昭宗”,汗號為“必里克圖汗”,由脫古思帖木兒嗣位。

中文名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外文名

Аюушридар

別名

元昭宗

性別

出生日期

1339年12月24日(至元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民族

蒙古族

國籍

元朝

出生地

元大都

代表作品

新月詩

主要成就

1372年大破明軍

逝世日期

1378年5月(宣光八年四月)

信仰

藏傳佛教

廟號

昭宗

年號

宣光

在位時間

1370年—1378年

蒙古汗號

必里克圖汗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人物生平

儒學教育

愛猷識理答臘生于元惠宗(順帝)至元五年(1339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母奇氏因為生育皇子,母憑子貴,于至元六年(1340年)四月被元惠宗封為第二皇后(即奇皇后)。同年六月,惠宗除掉了原定的皇儲、元文宗之子(惠宗堂弟)燕帖古思與其母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又因惠宗正宮皇后伯顏忽都所出之嫡子真金生二歲而夭折,所以愛猷識理達臘才能成為大元的儲君。

至正十三年(1353年)愛猷識理達臘為鄭深所題之字

依元朝皇室慣例,愛猷識理達臘幼年被寄養(yǎng)于大臣脫脫家中,呼脫脫為“奶公”。他的童年玩伴是脫脫的兒子哈剌章。脫脫家庭深受漢文化影響,愛猷識理達臘也啟蒙于脫脫的家庭教師、南人學者鄭深,學習《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他在六歲時回宮,惠宗繼續(xù)精心培養(yǎng)愛猷識理達臘,至正八年(1348年)二月,命愛猷識理達臘學習畏兀兒體蒙古文;次年七月,又命愛猷識理達臘學習漢文。至正九年(1349年)十月,愛猷識理達臘入學端本堂,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儒學教育,由漢人大臣李好文以太子諭德的身份負責教導。李好文輯錄儒家經(jīng)典及歷代史籍,編纂了《端本堂經(jīng)訓要義》11卷、《歷代帝王故事》106篇、《大寶錄》及《大寶龜鑒》等教材,用來教育愛猷識理達臘。此外愛猷識理達臘還學習了琴瑟的彈奏。

關(guān)于愛猷識理達臘的讀書生活,當時的元朝官員張昱有詩曰:“端本堂深繡榻高,滿前學士盡風騷。星河騎士知唯馬,慣識金箋玉兔毫?!睈坶嘧R理達臘在端本堂上課時,他的近侍故意帶獵鷹在廊廡間喧呼馳逐,引誘愛猷識理達臘出去玩耍,愛猷識理達臘不為所動,下課后責備近侍說:“此讀書之所,先生長者在前,汝輩安取褻狎如此?急引去,毋召責也!”

愛猷識理達臘在端本堂的學習一直持續(xù)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李好文上書已是皇太子的愛猷識理達臘說:“臣之所言,即前日所進經(jīng)典之大意也,殿下宜以所進諸書,參以《貞觀政要》、《大學衍義》等篇,果能一一推而行之,則萬幾之政、太平之治,不難致矣?!睈坶嘧R理達臘深敬禮而嘉納之。

冊封太子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愛猷識理答臘被元惠宗立為皇太子,并詔告天下。詔文如下:

“朕荷天地之洪禧,纘祖宗之正統(tǒng),若稽古訓,惟懷永圖?;首訍坶嘧R理達臘,溫文日茂,仁孝夙成,朕為之開端本堂以親學,立宮傅府以觀政,選任老成以躬輔導,使之寅贊時雍,在朕左右十五年矣。講藝迪德,善譽益聞。邇者宗王大臣合辭懇請,至于再三,元良之位,國本所崇,以長以賢,中外屬望。宜遵世皇之盛典,以為億載之貽謀。是用俯徇輿情,聿隆丕祚,已于今年六月初二日授以金寶,立為皇太子、中書令、樞密院使,悉如舊制。其諸冊禮,具儀舉行,屬慶典之肆成,宜普天之均惠,可大赦天下。”

愛猷識理達臘成為皇太子以后,便卷入了元廷內(nèi)部斗爭之中。當時,惠宗倦怠朝政,沉湎享樂,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一月命中書省、御史臺、樞密院凡奏事先啟皇太子,實際上就是把朝政交給愛猷識理達臘。此時他與“奶公”脫脫的關(guān)系發(fā)生微妙變化,原本脫脫對愛猷識理達臘的呵護照顧無微不至,在愛猷識理達臘出生后就以正宮皇子的待遇對待他,并曾在云州遇山洪時抱著愛猷識理達臘單騎奔向山上,救了他一命,還花私財十二萬二千錠在大都健德門外修大壽元忠國寺,為愛猷識理達臘祈福,后來愛猷識理達臘入學端本堂的事也是脫脫在管。但在冊封愛猷識理達臘為皇太子的問題上,脫脫卻以正宮皇后伯顏忽都可能會有生育為由,表示反對,因此愛猷識理達臘雖被立為皇太子,卻遲遲未能受冊與謁廟。惠宗寵臣康里人哈麻趁脫脫出師高郵之機,向愛猷識理達臘與奇皇后進讒言。不久脫脫被黜,后又被哈麻害死于流放途中。一般認為,愛猷識理達臘在罷黜脫脫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專權(quán)朝政

除掉脫脫以后,愛猷識理達臘便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獲冊寶,并穿上九旒冕服,拜謁太廟,完成了成為皇太子的最后一道程序。此后愛猷識理達臘更加有恃無恐,野心愈發(fā)膨脹。在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亂局下,他在宮內(nèi)與惠宗一道沉溺密宗,荒淫無度;在朝中則安插親信,與其母奇皇后及資政使樸不花、右丞相搠思監(jiān)等沆瀣一氣,驕恣不法,使朝政愈加昏暗。愛猷識理達臘一黨企圖盡逐惠宗近臣,以篡奪皇位,他們的“內(nèi)禪”計劃得不到左丞相漢人賀惟一(太平)的支持,愛猷識理達臘一黨多次利誘,賀惟一不為所動,因此愛猷識理達臘欲除之而后快。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二月,愛猷識理達臘授意監(jiān)察御史買住、桑哥失里誣陷賀惟一的親信中書右丞成遵、參政趙中等人,將他們下獄處死。賀惟一明哲保身,上疏辭相,但愛猷識理達臘一心要置其于死地,正好遇上陽翟王阿魯輝帖木兒在北方發(fā)動叛亂,逼近上都,愛猷識理達臘又把賀惟一調(diào)到上都,欲借叛軍之手除掉賀惟一,不料叛亂很快平定,賀惟一得勝還朝。其后賀惟一辭官回鄉(xiāng),但愛猷識理達臘一黨仍不罷休,最后還是逼死了賀惟一。

愛猷識理達臘一黨的胡作非為引起正直大臣的不滿,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監(jiān)察御史傅公讓上疏彈劾樸不花、搠思監(jiān)弄權(quán),結(jié)果被愛猷識理達臘貶到吐蕃。其他上疏勸諫的御史也通通被外放。治書侍御史陳祖仁兩度冒死上疏,勸諫愛猷識理達臘不要專權(quán),愛猷識理達臘將他貶到甘肅。而后愛猷識理達臘繼續(xù)清洗惠宗近臣,在同年嗾使搠思監(jiān)掀起大獄,以謀反罪逮捕惠宗母舅老的沙、賀惟一之子也先忽都、也先忽都部將脫歡等人,“鍛煉其獄,連逮不已”。惠宗知道他們是無辜的,于是頒詔大赦,但搠思監(jiān)卻篡改詔書,獨不赦老的沙之獄。最后除了老的沙出奔當時靠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起家的軍閥孛羅帖木兒以外,其他牽連的人都被愛猷識理達臘一黨害死。隨后又陷害十八功臣家子孫。至此,愛猷識理達臘將惠宗在朝中的羽翼全部剪除,離“內(nèi)禪”只有一步之遙了。

當時,奇皇后的家族被高麗恭愍王誅殺,于是奇皇后要愛猷識理達臘為其報仇,愛猷識理達臘乃派遣高麗叛臣崔濡率一萬元軍討伐高麗,改立在元朝的高麗王族德興君塔思帖木兒為新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元軍渡鴨綠江進入高麗,起初取得勝利,然而很快被高麗名將崔瑩擊潰,只剩十七騎而還。

父子內(nèi)戰(zhàn)

愛猷識理達臘篡位的最后一道障礙就是在朝外的軍閥孛羅帖木兒。原來當時元廷依靠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等私人武裝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而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又在華北平原互相攻殺,愛猷識理達臘對兩軍沖突原本持中立態(tài)度,視他們行賄多少而定。而惠宗則偏愛孛羅帖木兒。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由于察罕帖木兒派其養(yǎng)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貢糧至大都時,向愛猷識理達臘表忠,締結(jié)盟約,愛猷識理達臘遂支持察罕帖木兒一方。后來察罕帖木兒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過程中遇刺身亡,擴廓帖木兒承襲其位,于是愛猷識理達臘繼續(xù)支持擴廓帖木兒,并伺機除掉惠宗的后盾孛羅帖木兒。

老的沙投奔孛羅帖木兒以后,愛猷識理達臘多次派人索要老的沙等人,孛羅帖木兒拒絕交出;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愛猷識理達臘以孛羅帖木兒握兵跋扈以及藏匿老的沙等“逆臣”為由,削去其兵權(quán)。孛羅帖木兒亦以“清君側(cè)”為名發(fā)兵大都,愛猷識理達臘遂命擴廓帖木兒征討孛羅帖木兒?;葑跒榫徍兔埽略t逐斥樸不花、搠思監(jiān),但實際上二人仍留在大都。于是孛羅帖木兒派禿堅帖木兒進攻大都,愛猷識理達臘見戰(zhàn)況不利,偷偷從光熙門溜出了古北口;惠宗則派蒙古國師進行調(diào)解,恢復(fù)孛羅帖木兒、老的沙等人的官爵,并將樸不花、搠思監(jiān)交到孛羅帖木兒營中,二人均被殺死。孛羅帖木兒遂撤軍,愛猷識理達臘也被召回宮中。但愛猷識理達臘仍不解氣,繼續(xù)召擴廓帖木兒討伐孛羅帖木兒,因此孛羅帖木兒第二次興兵,“謀易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領(lǐng)兵戰(zhàn)敗,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從順承門連夜逃往冀寧(今山西太原)的擴廓帖木兒營中。孛羅帖木兒因而帶兵入京,被惠宗任命為右丞相,軟禁奇皇后,并試圖追擊愛猷識理達臘,被老的沙勸止。

愛猷識理達臘本欲效唐肅宗即位靈武故事,在冀寧稱帝,但被擴廓帖木兒勸阻。但他在冀寧的一年間發(fā)號施令,設(shè)立機構(gòu),儼然一個獨立的朝廷,并號召李思齊等各省軍閥反攻孛羅帖木兒,與大都形成對峙。孛羅帖木兒出兵討伐愛猷識理達臘與擴廓帖木兒,皆失利,惠宗也逐漸對孛羅帖木兒的專權(quán)產(chǎn)生不滿,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派人暗殺孛羅帖木兒,將其人頭送到冀寧,并且處死了老的沙等人。同年九月,擴廓帖木兒扈從愛猷識理達臘還京,奇皇后趁機要求擴廓帖木兒擁兵威脅惠宗讓位于皇太子,擴廓帖木兒知道后,行至大都三十里外時就將他的軍隊遣散回營,因此愛猷識理達臘與擴廓帖木兒也反目了。

失國北逃

愛猷識理達臘回京后,多次請求南下督師,剿滅江淮一帶的朱元璋、張士誠等勢力,元惠宗不信任他,因而在兩個月后改由擴廓帖木兒代皇太子南征,封其為河南王,統(tǒng)領(lǐng)天下兵馬。但擴廓帖木兒卻在彰德按兵不動,所以惠宗懷疑擴廓帖木兒有異志,并遷怒于奇皇后與愛猷識理達臘,說:“向者孛羅舉兵犯闕,今日擴廓總兵,天下不太平,爾母子誤我天下!今天下土疆分裂,坐受危困,皆汝母子所為也!”愛猷識理達臘挨了打。然而胳膊肘終究是向里拐的,在各路軍閥混戰(zhàn)、不聽調(diào)遣的情況下,愛猷識理達臘接受伯元臣、李國鳳等人的建議而向惠宗請纓,惠宗也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八月命愛猷識理達臘總天下兵馬,設(shè)大撫軍院,坐鎮(zhèn)指揮。愛猷識理達臘領(lǐng)兵后,又調(diào)諸軍攻打擴廓帖木兒。就在元朝內(nèi)亂之際,在元末農(nóng)民起義中崛起的朱元璋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明,出兵北伐元朝。眼看江山丟失在即,惠宗又歸罪于愛猷識理達臘,殺了當初提出太子統(tǒng)兵建議的伯元臣、李國鳳等人,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閏七月撤銷大撫軍院,恢復(fù)了擴廓帖木兒河南王、太傅、中書左丞相等官爵,令其出兵勤王,不過為時已晚。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閏七月二十八日,明軍逼近大都,惠宗與奇皇后、愛猷識理達臘等人及百官從大都健德門倉皇逃往上都,元朝在中原的統(tǒng)治結(jié)束,北元開始。

面臨大敵當前,惠宗與愛猷識理達臘重歸于好,一致對外。在逃往上都的路上,奇皇后再次要求愛猷識理達臘派兵問罪高麗,為她的家族報仇,但愛猷識理達臘沒有聽從。十一月二十四日,愛猷識理達臘領(lǐng)兵屯于紅羅山,伺機收復(fù)大都。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洪武二年)三月二日,愛猷識理達臘請率精騎直搏大都,惠宗不許。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洪武二年)六月十三日,明軍逼近上都,惠宗與愛猷識理達臘等人連夜出奔應(yīng)昌(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四天后,上都失守。至正三十年(1370年,洪武三年)正月初二,惠宗病重,詔皇太子總軍國諸事。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元惠宗駕崩,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在應(yīng)昌繼承了皇位,是為元昭宗。五月十六日,明將李文忠奇襲應(yīng)昌,元宮后妃以及昭宗的兒子買的里八剌被明軍俘虜,只有昭宗率十余騎突圍,出奔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

矢志中興

昭宗北奔后,痛定思痛,力圖恢復(fù)中原,中興元朝。他改年號為“宣光”,取杜甫《北征》詩中“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之意,希望成為周宣王、漢光武帝那樣中興國家的君主。昭宗“延攬四方忠義,以為恢復(fù)之計”,特別是不計前嫌,重用在定西沈兒峪新敗的擴廓帖木兒,拜他為都總兵、河南王、中書右丞相,并起用哈剌章、蠻子等人,大有振作之勢。其時北元的領(lǐng)土除了漠北以外,還保有河西走廊、遼東、云南等地,勢力還是相當強大的,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宣光二年(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派徐達、李文忠、馮勝三道出師,討伐北元,欲“永清沙漠”。擴廓帖木兒先是佯敗,誘敵深入,大破明軍,中路徐達部陣亡萬余人(一說數(shù)萬人),東路李文忠部在漠北雖未像徐達那樣完敗,但也損失慘重,撤兵而還,只有西路馮勝、傅友德部連戰(zhàn)連捷,占領(lǐng)北元的甘肅全境。這次戰(zhàn)爭挫敗了明軍進攻的銳氣,保住了元王朝的一線命脈,是昭宗領(lǐng)導下的一個重大成就。

影視劇展現(xiàn)的元昭宗父子團聚情景

此后數(shù)年間,明朝對北元改為守勢,元昭宗整合云南、遼東各方勢力,以求進軍中原,高麗的新王辛禑也棄明投元,并派謝恩使李子松入漠北朝賀,上表稱頌昭宗“敷虞文德,兩階之舞雍容;復(fù)漢官儀,十行之詔密勿”。昭宗君臣看見穿著朝服行禮的高麗使臣后老淚縱橫,說:“自我播遷,困于行間,不圖今日復(fù)見禮儀!”當時,元昭宗過著“流離無寧、衣食艱辛”的日子,他徙帳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在納哈出屯兵的內(nèi)蒙古東部地區(qū))之北,繼續(xù)籌劃反攻中原事宜,但仍然不能越雷池一步。擴廓帖木兒、納哈出多次騷擾明朝,均被擊退。北元與明之間也不總是沖突,明太祖曾在宣光四年(1374年,洪武七年)九月放回了在應(yīng)昌被俘虜?shù)恼炎谥淤I的里八剌,以示善意。明朝與北元南北對峙,當時的高麗詩人李穡的詩句“宣光洪武二龍飛,外國孤臣雙淚揮”,就反映了這種局面。

宣光五年(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元昭宗的股肱之臣——擴廓帖木兒死于金山之哈剌那海衙庭(一說死于1376年),匡復(fù)大元的希望愈發(fā)渺茫。此后昭宗任用闊闊帖木兒為中書省太師。宣光八年(1378年,洪武十一年)四月,愛猷識理達臘去世,廟號

昭宗

(一說哲宗),汗號

必里克圖汗

(Biligtü,蒙古語意為“聰明的”)。元昭宗死后由其弟益王脫古思帖木兒(一說為其子)繼位,年號為“天元”,又稱天元帝。十年后,明軍大破北元于捕魚兒海,北元徹底崩潰。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為元惠宗(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母親為奇皇后(肅良合氏完者忽都,高麗人)。

妻妾

權(quán)氏,高麗人,福安府院君權(quán)謙之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納于愛猷識理達臘。據(jù)朝鮮史料記載,她曾做過皇太子妃(也有可能是北元皇后,因為明朝只承認元昭宗為太子,不承認他為皇帝,故朝鮮王朝追隨宗主國記載昭宗皇后為皇太子妃,但她未必就做過皇太子妃),在被明軍俘虜后自縊,明太祖下令禮葬她。明朝史料曾記載了一名元朝后妃自盡的事件,即天元十年(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之役后明軍將領(lǐng)藍玉強奸元主妃,元主妃自盡,此事引起明太祖的憤怒。而且明朝史書也記載了藍玉俘獲的最高等級的北元貴族是“故太子必里禿妃”即昭宗必里克圖汗的皇后(哈屯)。但因朝鮮史料未明確交代權(quán)氏自縊的時間地點,明朝史料也未交代這位“元主妃”的具體身份和昭宗皇后的姓氏,故無法確定三者是否為同一人。

瓦只剌孫答里氏(一作陳答里氏),出身不詳,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被立為皇太子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閏七月隨元惠宗、奇皇后、愛猷識理達臘出逃。至正三十年(1370年)五月被明軍俘于應(yīng)昌。

《元史》中《順帝紀》、《樸不花傳》記載至正十三年(1353年)、至正十八年(1361年)時都有皇太子妃,但氏族不詳。

《高麗史》記載元昭宗在位時有皇后、二皇后,但氏族不詳。

子女

買的里八剌(Maidaribala,梵語意為“慈護”),生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至正三十年(1370年)五月在應(yīng)昌被明軍俘虜,買的里八剌被俘五年,明廷封為崇禮侯,賜給宅第。宣光四年(1374年)九月被明太祖送還北元,招諭修好。學者薄音湖認為買的里八剌就是脫古思帖木兒,學者寶音德力根則從梵文和蒙語對譯的角度考證買的里八剌是北元大汗額勒伯克。

關(guān)于元昭宗的繼承者脫古思帖木兒,一說為其子,一說為其弟。

軼事典故

崇尚佛教

至正中葉以后,元惠宗受佞臣哈麻蠱惑,迷戀藏傳佛教密宗,與西番僧人修煉房中術(shù),愛猷識理達臘為儒學教育出身,起初也對此深惡痛絕。但惠宗堅持要愛猷識理達臘學習密宗,他說:“太子苦不曉秘密佛法,秘密佛法可以益壽。”于是命禿魯帖木兒等人向愛猷識理達臘傳授密宗之法,久而久之,愛猷識理達臘亦沉湎此道。愛猷識理達臘初學密宗時,喇嘛帝師來稟告奇皇后說:“向者太子學佛法,頓覺開悟。今乃使習孔子之教,恐壞太子真性。”奇皇后說道:“我雖居于深宮,不明道德,嘗聞自古及今,治天下者,須用孔子之道,舍此他求,即為異端。佛法雖好,乃余事耳,不可以治天下,安可使太子不讀書?”帝師聽罷,滿面羞色地退出了。

盡管如此,仍無法扭轉(zhuǎn)愛猷識理達臘對佛教的酷愛,他在清寧宮中置龍床,打坐其中,東西鋪長席,吐蕃喇嘛、高麗和尚列坐滿長席。他還說:“李先生(李好文)教我讀儒書許多年,我不省書中何意。西番僧教我佛經(jīng),我一夕便曉?!弊阋娝麑Ψ鸾蹋ㄓ绕涫敲茏诜ㄐg(shù))的癡迷。

人物評價

陶宗儀評價昭宗“風儀俊邁,性資英偉,帝(惠宗)于東宮建端本堂,置賢師傅以教之,知好學,喜作字”。

明太祖在給元昭宗的書信中評價元惠宗、昭宗父子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古今通論。自古國家興廢,氣運之常耳,豈人力所能為哉?且君之父子,當中國兵多將廣之時,權(quán)不能自持,故兵多者蘊莽、操、懿、溫之志,次者頡頏互相攻擊,日廢生民,下者東送款、西歸附,剝民以供上下。君之父子曾出一令,而誰何之歟?今日之事如此,君尚迷留不省者何?蓋在至正之間,兵多將廣,尚不能駕馭,又被逼挾;今之眾,壯弱不過二萬,流離邊境,意圖中興,君之謀略,不知何如耳!君能自度今時之權(quán),比至正時低昂若何,以此觀之,豈不愚哉?君以萬騎,或七八千騎,欲與全中國相抗,予又不知輕重若何……”

元昭宗死后,明太祖遣使吊祭,在祭文中評價他說:“生死廢興,非一時之偶然,乃天地之定數(shù),古之圣賢于是四者一或臨之不為之變,何也?蓋知天命而不惑者也。君之祖宗昔起沙漠,彎弧執(zhí)矢,入城中國,橫行天下,九夷八蠻盡皆歸之,非天命不至是也。及君之父子,正當垂衣守成之時,而盜生汝穎,華夏騷然,號令不行,以致失國,此人事歟,天道歟?朕于其時,非有三軍六師以威天下,乃代君家而為民主,亦莫非天命也。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國,君與群臣乃固執(zhí)不移,致邊警數(shù)興,今聞君殯于沙漠,朕用惻然,特遣人致吊,奠以牲醴,以享爾靈,爾其鑒之。”

明人何喬新評價說:“元之亡也,豈獨群雄并起而逐之哉?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蓋有力焉。夫太子之職,問安視膳,撫軍監(jiān)國而已。爵德官能,出師決獄,制在君父之手,夫豈敢專耶?順帝雖曰昏亂失道,然自太子言之,以親則父也,以尊則君也,彌縫其闕,將順其美,使政出君父而已,無與焉,斯善矣。顧乃不父其父,不君其君,竊取其生殺之柄,欲迫脅而奪之位,是乃身為叛亂者也。彼劉福通、張士誠、陳友諒之屬又奚責焉?竊考太平之死、老的沙之逃、孛羅之反、擴廓之貳,皆以得罪太子故也。求其所以得罪者,以太子急于受禪而諸臣不肯順旨焉耳。嗚呼,何其不思邪?既為太子矣,天位舍我誰適哉?方是時,豪杰蜂起,土宇瓜分,荊江之瘡痍未已,汝潁之烈焰方炎;灤陽之宮闕已焚,燕趙之榛棘日茂。君臣父子,協(xié)心戮力,以遏亂略,以戡兇渠,尚懼不足以圖回,天命也。今乃視君父如土梗,欲撤而據(jù)其位焉,用心如此,雖欲不亡,其可得乎?”

朝鮮國王李懌(朝鮮中宗)評價說:“元太子性非不善,而宦寺之輩不能導之以善道,故終至干與國政,擅殺大臣,太子之職,果如是乎?”

民國學者蔡東藩評價說:“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昔在燕都,好預(yù)軍事,以致瓦裂,嗣入應(yīng)昌,未經(jīng)迎敵,即已狂奔,嫡子被俘,母妻不保,是殆所謂景升(劉表)之子豚犬耳?”

當代學者曹永年評價說:“昭宗的努力可以挽救北元不致滅亡,卻無法使它振興?!?378年,昭宗愛猷識理達臘赍志以歿。桑榆暮景,此后北元只能維持半壁江山,在很長的時間里,再無人談?wù)撝信d”。

藝術(shù)形象

類型

名稱

國家

上映時間

飾演者

電視劇辛旽韓國2005年金鐘浩(童年)
李風云(少年)
徐一炫(成年)
奇皇后[1]2014年李時宇(嬰兒)
金鎮(zhèn)宇(童年)
展開表格

其他作品

詩歌作品

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現(xiàn)存詩一首如下:

《新月詩》

昨夜嚴陵失釣鉤,

何人移上碧云頭。

雖然未得團圓相,

也有清光遍九州。

元末明初文人葉子奇評價該詩說:“真儲君之詩也!”

元昭宗書法作品

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受過系統(tǒng)的漢文化教育,尤其在書法上造詣很高。時人陶宗儀評價昭宗書法“真楷遒媚,深得虞永興(虞世南)之妙,非工夫純熟,不能到也”。不過,昭宗后來又改學宋徽宗瘦金體,時人權(quán)衡記載:“太子初學書,甚遒勁,其后放蕩無拘檢,專喜臨宋徽宗字帖,謂之‘瘦筋書’?;蚋嬷唬骸兆谀送鰢?,不足為法?!釉唬骸业珜W其筆法飄逸,不學他治天下,庸何傷乎?’”

愛猷識理達臘還非常喜歡把自己的書法作品賜給臣僚,留下記載的書法作品有“麟鳳”、“眉壽”、“經(jīng)訓”、“成德誠明”、“忠孝文武”、“文行忠信為善最樂”等。元代《宦跡圖》卷前題有“篤恭”二大字,曾被疑為宋徽宗所寫,據(jù)林梅村考證實為元昭宗的墨寶,下面還有元昭宗的梵文畫押。此外,元昭宗給他的老師鄭深所題的“麟鳳”二字也被鄭義門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