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 李杜是指唐代兩位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他們被尊稱為“詩仙”和“詩圣”。兩人的詩歌風格和影響力在唐代文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的作品也被廣泛傳頌和贊美。李杜的稱呼在當代也是非常有名的,他們的詩歌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杜 現(xiàn)代一般多指李杜為唐朝大詩人“ 詩仙 ” 李白 和“ 詩圣 ” 杜甫 的并稱,也有稱李白和杜甫為“大李杜”, 李商隱 和 杜牧 為“小李杜”。李杜這樣一個稱號在當代也是聞名中外,他們引領了唐朝的詩詞文風,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文學盛況。
基本信息
出生地
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xiāng) 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
主要成就
創(chuàng)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實主義詩歌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 青蓮居士 ,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其父 李客 ,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 將進酒 》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中文名:李白。外文名:Li Bai。別名: 李太白 ,青蓮居士、詩仙。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唐劍南道綿州或 西域 碎葉。出生日期:701年2月28日。逝世日期:762年。主要成就:創(chuàng)造了古代積極 浪漫主義文學 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fā)展打開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tǒng)并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后人難及的高度,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代表作品:《蜀道難》、《行路難》、《 望廬山瀑布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李白生于武后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關于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一說出生在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所屬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省綿陽市所屬 江油市 )。另一種說法是其父從中原被貶至西域的 碎葉城 (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所生,4歲再遷回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 青蓮鄉(xiāng) ,因自號青蓮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跡不詳。 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二十五歲就時只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會稽(紹興),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 吳筠 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風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xù)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 李建成 或 李元吉 ,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jù)《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 任城 尉。 安史之亂發(fā)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fā)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后,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nèi)),途中遇赦寫下《 早發(fā)白帝城 》。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涂縣令 李陽冰 ,不久即病逝,也有說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發(fā)疾病而死(見 皮日休 《李翰林詩》)。也有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說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古已有之且廣為流傳。
個人品性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不畏權力,藐視權貴,曾讓“力士脫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當時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tài),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 流夜郎贈辛判官 》)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 墀 青瑣賢?!保ā?/span>玉壺吟 》)他有時也發(fā)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等,但主要還是表現(xiàn)內(nèi)心中的高傲。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層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保ā豆棚L》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鴦?!?/span> 在 天寶 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lián)系起來。如《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君不見 李北海 ,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行路難》):君不見,昔時燕家重 郭隗 ,擁篲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 樂毅 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 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 黃金臺 ?表達了詩人不被重用而產(chǎn)生對朝廷的失望和氣憤。在《 書情贈蔡舍人雄 》、《古風》第五十一、《登高丘望遠?!返仍娭校畎咨踔两韫胖S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fā)揮到了 淋漓酣暢的地步。 任華 說李白“數(shù)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于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tǒng)的重要內(nèi)容,李白正是在新的 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fā)揚了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如《 月下獨酌 》其一,表明了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fā)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 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边@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 日出入行 》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庇终f:“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保ā?/span>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cè)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一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fā)豪情壯思;另一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xiàn)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 黃河 、長江,奔騰咆哮,一瀉千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 轂 轉(zhuǎn)秦地雷……巨靈咆哮 擘 兩山,洪波噴流射東?!保ā?/span>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 茫茫去不還?!包S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 天姥 連天向天橫,勢拔 五岳 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游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 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yōu)美意境的山水詩。例如“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尋陽送弟昌 岠 鄱 陽司馬作》);“月隨碧山轉(zhuǎn),水合青山流。 杳 如星河上,但覺云林幽”(《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金陵夜寂涼風發(fā),獨上西樓望 吳越 。白云映水搖 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等。這些詩以明朗純凈取勝。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憑倏來飆起的感興潑墨寫意,而略去具體的細節(jié),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zhuǎn)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有著“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系。例如《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 孤蓬 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詩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詩中有著特定情感內(nèi)容的比興意象,意謂游子一去如浮云飄泊無止,故人惜別又似落日依依,緣情布景而不留鑿痕。又如“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首兩句既點明了季節(jié)和時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離別和遠行。此外如“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金陵酒肆留別 》),“西輝逐流水,蕩漾游子情”(《 游南陽清泠泉 》)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傾向的個性,還使他能更深入地開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美。這里有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吳歌》其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有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彼羞@些詩篇,都無不是以理想的光輪使日常生活題材煥發(fā)出詩意的豐采。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這位偉大的漂泊者用他的雙腳和詩筆豐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筆橫掃,狂飆突進,于是,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在詩中,詩人靈動飛揚,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游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上的奔馳的駿馬。在詩里,詩人一掃世俗的塵埃,完全恢復了他 仙人 的姿態(tài):上窮碧落下黃泉。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 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cè)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zhì)、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 抒情方式 的鮮明特點。他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詩句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 高堂 明鏡 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樂府·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樂府·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欲報 東山客 ,開關掃白云?!稇洊|山》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銀河 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 啻 風流到 剡溪 ?!?/span>東魯門泛舟二首 》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 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夢游天姥吟留別》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fā)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鹅o夜思》
28、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夢游天姥吟留別》
29、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 30、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1、蓬萊文章 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fā)?!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2、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俠客行》
33、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稇浥f游寄譙郡元參軍》
35、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span>上李邕 》 36、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37、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樂府·將進酒》
38、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侗憋L行》
39、黃河西來決 昆侖 ,咆哮萬里觸龍門?!?/span>公無渡河 》 40、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箜篌 所悲竟不還。 《公無渡 河 》 4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豆棚L其三》
42、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span>玉階怨 》 43、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 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队劳鯑|巡歌其二》 44、 劍閣 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妒竦离y》 45、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对孪陋氉谩?/span>
47、 屈平 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督弦鳌?/span> 49、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
50、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 52、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肚迤秸{(diào)詞》
53、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督?jīng)離亂后天恩流夜郎億舊書懷》
55、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蜀道難》
57、遙聞會稽美,一度若耶水。《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59、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huán)散,寒鴉棲復驚?!?/span>秋風詞 》 60、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知?!肚镲L詞》
杜甫 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世稱 杜工部 、 杜少陵 等,河南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 杜工部集 》,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其詩風主要為沉郁頓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義的作品,如《登岳》,詩歌特色有重視敘事,煉字煉句,對仗整齊等。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 杜甫草堂 紀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7歲學詩,15歲揚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 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因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被譽為"詩圣",詩作流傳至今約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 下于風景秀麗的 浣花溪 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里先后居住了將近四年,留下詩作240余首,如《 春夜喜雨 》、《蜀相》等名篇,其中《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吏》、《 三別 》更為千古絕唱。 杜甫一生潦倒,其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 樊晃 、韓愈、 元稹 、 白居易 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 新樂府運動 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后。王禹、 王安石 、 蘇軾 、 黃庭堅 、 陸游 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 文天祥 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jié)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
年少優(yōu)游 杜甫因青少年時因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 鳳凰 ”,有志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 梨棗 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時代曾數(shù)次漫游。十九歲時,他出游 郇 瑕。二十歲時,漫游吳越,歷時數(shù)年。 開元 二十三年(735年),回故鄉(xiāng)參加“鄉(xiāng)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他的父親時任 兗州 司馬,杜甫遂赴 兗 州省親,開始齊趙之游。 天寶三載(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齊州(今山東濟南)。四載秋,轉(zhuǎn)赴兗州與李白相會,二人一同尋仙訪道,談詩論文,結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友誼。秋末,二人握手相別,杜甫結束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長安。
仕途不順 天寶六載,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于權相 李林甫 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婆e之路既不通,杜甫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zhuǎn)走權貴之門,投贈干 謁 等,但都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年正月,玄宗將舉行祭祀 太清宮 、 太廟 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寶九載冬天預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命待制在 集賢院 ,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余,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門即聞哭泣,原來稚子餓死。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 《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戰(zhàn)亂流離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次年六月, 潼關 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 李亨 即位于靈武,是為肅宗。這時,杜甫已將家搬到 鄜 州(今陜西富縣) 羌村 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同被俘的 王維 被嚴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 郭子儀 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成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陜西鳳翔)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料杜甫很快因營救 房琯 ,觸怒肅宗,詔三司推問,幸賴宰相 張鎬 救免十二月肅宗召回杜甫復任左拾遺。 杜甫在唐肅宗 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華州 司功參軍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遺,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被貶到華州(今華縣),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醫(yī) 筮 、考課等事。到華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悶和煩惱。他常游 西溪 畔的鄭縣亭子(在今杏林鎮(zhèn)老官臺附近),以排憂遣悶。他在《 題鄭縣亭子 》、《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獨立》和《 瘦馬行 》等詩中,抒發(fā)了對仕途失意、世態(tài)炎涼、奸 佞 進讒的感嘆和憤懣。 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時值安史之亂,他時刻注視著時局的發(fā)展,在此期間寫了兩篇文章:《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安史叛軍獻策,考慮如何減輕人民的負擔。當討伐叛軍的勁旅——鎮(zhèn)西北庭節(jié)度使 李嗣業(yè) 的兵馬路過華州時,他寫了《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的詩,表達了愛國的熱情。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 偃師 (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 鄴城 (今河南安陽)之戰(zhàn)爆發(fā),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zhàn)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zhàn)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chuàng)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 新安吏 》、《 石壕吏 》、《 潼關吏 》)和“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并在回華州后,將其修訂脫稿。“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span>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華州及關中大旱,杜甫寫下《 夏日嘆 》和《 夏夜嘆 》,憂時傷亂,詠嘆國難民苦。這年立秋后,杜甫因?qū)ξ蹪岬臅r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西去 秦州 。杜甫在華州司功任內(nèi),共作詩30多首。 杜甫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后到了成都,在 嚴武 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jié)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節(jié)縣。兩年后,離開 奉節(jié)縣 到江陵、 衡陽 一帶輾轉(zhuǎn)流離。唐代宗 大歷 五年(公元770年),詩人病死在衡陽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間,他雖過著“生涯似眾人”的生活,但卻寫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秋興》、《 歲晏行 》等一千多首詩。杜甫的詩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 詩句
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鸥Α秹衾畎锥住て涠?/span>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 白鷺上青天?!鸥Α督^句》 5.搖落深知 宋玉 悲,風流儒雅亦吾師?!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二》 7.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8.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鸥Α督^句二首》
9.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鸥Α洞和?/span>
1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1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鸥Α妒裣唷?/span>
12.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鸥Α督溪毑綄せāて淞?/span>
1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鸥Α?/span>旅夜書懷 》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即從 巴峽 穿 巫峽 ,便下 襄陽 向洛陽?!鸥Α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span>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三》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杜甫《八陣圖》
千秋萬歲 名,寂寞身后事?!鸥Α秹衾畎锥住て涠?/span>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鸥Α豆卵?》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鸥Α对乱埂?/span>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鸥Α?/span>閣夜 》 盤飧市 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鸥Α犊椭痢?/span> 沉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鸥Α?/span>九日寄岑參 》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鸥Α兑袄稀?/span>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 烽 煙白人骨?!鸥Α?/span>悲青坂 》
世人評價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span>
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zhí)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蘇 軾 :“李太白、 杜子美 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 書黃子思詩集后 》) 嚴羽 在《 滄浪詩話 》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為準",他認為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